“88青”,我的真名叫7542

“88青”,我的真名叫7542

52阅读 2024-02-21 01:01 产品

提起“88青”,在普洱茶界可谓赫赫有名,就算没有喝过,也必然听过。坊间相传,所谓“88青”者,乃1989-1992年期间勐海茶厂出品的7542青饼,此说法的源头已经无可考,实则是在为“88青”扩军。因为短短数年间,一片88青的价格已经从几千元涨到了七八万元,这价格可谓是一翅冲天,引得88青的兄弟姐妹们纷纷来认亲了。

88青究竟从哪儿来,有何渊源?同是7542,为什么这批88青到今天能够脱颖而出?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原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的昌金强经理,当年那批88青就是经由他出口到香港的,是不折不扣的亲历者。坊间关于88青的传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听完亲历者的叙述,才有种正本清源的感觉。

“88青”,我的真名叫7542

“88青”,就是7542没错。7542是当年用于出口的一款云南青饼茶的唛号。那个年代,普洱茶是没有生茶、熟茶之分的,“普洱茶”是特指渥堆发酵的熟茶,而生茶统一称为“云南青”。

7542,75指的是1975年确定的原料配方;4是指综合等级标准,计算撒尖、撒面、里茶、底茶使用的茶的等级比例,最后换算下来,4级的综合等级标准占到50%以上的就可以称为“4”,所以“4”不是代表4级茶,而是综合等级标准为4的拼配茶;2代表的是勐海茶厂生产(1代表昆明茶厂、3代表下关茶厂、4代表普洱茶厂)。

1975年,第一批7542出口到香港,这也是供出口的云南青饼的绵纸包装上首次出现了“云南七子饼”几个字。在1973年以前,云南茶叶是没有自营出口权的,要出口只能调到广东,由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来出口,1973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获得了自营出口权后出口的云南茶叶产品上才打云南的牌子,出现在包装上也是从1975年开始,之前都是称“中茶牌圆茶”“侨销圆茶”之类。真正形成唛号出口的是从1975年开始,7542也是第一批确定配方,可以成规模出口(10吨以上)的云南青饼。普洱茶与故乡“云南”从此紧密联系在一起了,之后的茶商和消费者会逐渐发现,云南的普洱茶品质是最好的。

大厂茶的品质之所以稳定,正是因为他们有固定的配方、巨大的原料库存。出口茶叶的配方是由各大国有茶厂先将茶样做出来报到省茶叶公司,并核算成本,由省公司确定是否可行。再由省公司将茶样寄到香港或者国外,征求头盘商的意见,需要各方意见统一后,方能将配方确定下来。

7542是一个协调性比较好的茶品,会喝茶不会喝茶的都能接受,滋味不算很强,这个茶在香港很受欢迎,比较大众化,价格也很亲民,在香港的零售价也就是十几块港币一片,茶叶的利润率并不高。昌金强回忆起,当年他们去到香港,香港头盘商请吃饭都是以香港茶叶商会的名义出面请客,饭钱都是几家茶商平摊,因为那时香港茶商真的很穷。

1988年,陈强、88青及其他

1988年,一位叫陈强的香港人,之前在香港的南天贸易公司做过两年伙计,后来他自己出来单干,成立了一个公司叫“联合国际贸易公司”,也想做茶,但是没有货源怎么办?他就跑到昆明,找了一些关系最后联系上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由昌金强接待了他。当时昌金强说,散茶不可能供给你,(当时散茶比紧压茶更紧俏,因为散茶是香港茶楼的消耗茶品,勐海的散茶,七级以下全部由南天公司包销)。昌金强带着陈强去仓库看,只有一批没有卖掉的7542青饼,10吨(330件,大件84片,薄纸)。

为什么这一年刚好会有10吨7542留在省公司的仓库里呢?是因为在1986年、1987年的时候,省茶叶公司下达的计划比往年下大了一些,分别是80吨和100吨,所以就留下了一些库存没有卖出去,后来虽然陆陆续续走了些,最后剩下10吨,实在是卖不出去,留在了仓库里。没曾想,多年以后,它们华丽转身,成了大名鼎鼎的“88青”。

仓库里虽然有货,但也不能直接卖给陈强,因为他不在15家头盘商之列。当时销货给香港茶商,要把购货合同寄到北京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再由总公司上报经贸部,经贸部根据配额发批文、出口许可证,批文上面很明确地写着什么茶号、什么价格、进口方是谁,都是备着案的,如果没有备案,就不给批文,货就出不去。据在场的原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党委副书记汤一平透露,因为陈强此人与内地有一定的政治关系,所以才会得到省公司的优待。陈强这批货怎么出口,还让大家费了不少脑筋。

1988年9月,昌金强到了香港,找到华润集团,那时候中国对香港出口的土畜产品包括茶叶,都是由华润集团旗下的德信行在管理。德信行下面还有茶叶部,茶叶部的经理是林圣光,昌金强带着陈强找到林圣光,请他帮忙以德信行的名义签署出口合同。有大公司帮忙,顺利拿到经贸部的批文,之后还要报到铁道部批运输计划,而且得是港澳的专用车皮计划。说到这里,我好奇地问昌金强:“那个时候,一批货从接到港商的发货电报,到运抵香港,要经历多长时间?”昌金强伸出三个手指:“三个月”。我们无不感叹,计划经济时代,审批程序之复杂,效率之低下。

陈强这批货到了香港,他从火车站就直接把货提走了,并没有一片进到了德信行。茶叶到了陈强手上,他才发现卖茶没有他想的那么容易,香港的茶叶行业是非常讲规矩的,每个茶商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户,谁也不能僭越,不能串货。陈强这个“编外人员”很难找到客户,手中有货,却卖不掉。

1988年,有位在香港开办“茶艺乐园”(相当于是茶艺培训班,不是专门的茶庄)的爱茶人士,于1990年,向陈强先生买了两件7542饼茶,后来陆陆续续又买了一些,最高的时候买价到了50元\片。1997年陈强先生到昆明时对昌金强说,他前后花了9年时间才全部出完。据说后来这批茶在2003-2004年期间大部分又被转卖给了另一位茶商。

至于后来“88青”的命名,坊间传闻,是这位爱茶人士后来为了纪念“茶艺乐园”于1988年开业,且“88”谐音“发发”,很吉利,因而取名“88青”。关于这些,昌金强亲历只了这10吨积压的7542出口到香港的过程,至于茶到香港后长达二三十年的命运,他便不得而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经由他卖给陈强的这批茶,是1988年之前生产的,主要是1986年和1987年的存货。因为处理库存有功,昌金强还被公司评为“1988年度先进工作者”。

原文节选自《普洱》杂志

2018年10月刊《88青 不走寻常路的7542》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上一页:普洱茶投资分析:大品牌做古树茶到底卡在哪里

下一页:下关秘境邦东那罕大树小方片

相关阅读

茶友网
滇ICP备19006320号-4
滇ICP备19006320号-4